- 编辑精选
- 2008 · 3 首曲目 · 35 分钟
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
Op. 35,TH59
柴可夫斯基的《小提琴协奏曲》是一部兼具优雅旋律和热烈激情的佳作。乐曲 1878 年创作于瑞士日内瓦湖畔的度假胜地克拉朗。作曲家当时刚刚结束一段灾难性的婚姻,从俄罗斯到此疗伤。柴可夫斯基以前的学生、小提琴家 Iosif Kotek 来这里看望恩师,两人一起演奏了爱德华·拉罗的《西班牙交响曲》,这是一部不久前以协奏曲形式谱写的作品。乐曲的新鲜与活泼让柴可夫斯基大为赞赏,于是决心谱写一部类似的协奏曲献给 Kotek。在交响乐团轻柔的引子过后,第一乐章呈现了两个主题,第一个铿锵强硬,第二个则更为感性,张力逐渐增强。小提琴独奏的华彩乐段演绎了这两种旋律。第二乐章“坎佐内塔”有着简单而抒情的如歌主题,由小提琴独奏娓娓道来,辅以含蓄的装饰音,先是伴随着轻柔的交响弦乐,随后与长笛和单簧管展开对奏。终曲紧接着出现,是最具俄罗斯风情的乐章。柴可夫斯基让独奏家化身民间小提琴手,奏响了一段层层推进的舞曲。较为缓慢的第二主题同样具有民间舞曲的特质,音乐逐渐加强,迎来昂扬活泼的结尾。